找到相关内容249篇,用时8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(2)

    即将奈何。试思及,心神惊怖。然欲于见境不起染心,须于未见境时,常作上三种想,则见境自可不随境转。否则纵不见境,意地仍复缠绵,终被淫欲习气所缚。固宜认真涤除恶业习气,方可有自由分。()复甬江某居士书 ...千万倍矣。欲得心地唯善无恶,当于一切时处,主敬存诚。如面佛天,方可希企。心放纵,诸不如法之念头,随之而起矣。()复马契西书   ◎已往之罪,虽极深重,但能志心忏悔,改往修来以知见,修习净业,自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4546380.html
  • 中国禅宗在西藏(2)

    华严》卷五十二,大,页 276b)。 “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, 亦复如是,渐而非顿。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而无分别。 诸佛如来净诸众生自心现流,亦复如是, 顿现一切无相境界而无分别,如日月轮一时遍照...。”无住菩萨言︰“远行遍计,游历十方 ,念心生,具五十恶。云何令彼众生无生念 。”佛言︰“令彼众生,安坐心神, 住金刚地,静念无起, 心常安泰, 即无一念。” ( 大九,页 369a)。 (注...

    释慧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1346583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特质(3)

    )。   注二:长阿含.游行经(大、一三0)长部一六、大般涅槃经(南传七、九三页以下)。   上述种种神通奇蹟之力,对指导教化他人者而言,皆是必要的,因此得最高悟果的阿罗汉,被认为必定具备神通...充实现在的经典,有如杂阿含卷三六(九九五经)、相应部O等所说的:於过去无忧,未来不欣乐,现在随所得,智系念持者即是。   又正在认识经验现在外境时,亦不应执着於现在外境,述说这种道理的经典...

    水野弘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946952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12)

    无量寿经疏》中的一段话绘制出“二河白道”  图,回到伊予后把它当作本尊图挂起来供奉,十余年间闭门潜心修持称名念佛。他把自己的心得用颂文写在图边,曰:“十劫觉众生界,念往生弥陀国;十一不二证无生,...这里静修百日,据称从神那里接受颂首,曰:“六字名号遍法,十界依遍体;万行离念遍证,人中上上妙好花。”“六字名号”即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“”为阿弥陀佛,“遍”为众生,意为佛与众生相即不离,共以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347051.html
  • 中国思想与大乘佛教

    )冢本译注。也希望参照九节的[解说]。   (注12)大二,八八三中。   (注13)大,一四下。同卷二二,六四0中。   (注14)大二一,五三四中,五三五下。   (注15)南齐书...见有本段引文。)   (注18)宋书卷六八,彭城王义康传。   (注19)冢本译注,九节,0七~0八页。   (注20)大五0,三二六上。   (注21)同,六八四中~下。   (注...

    许洋主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547426.html
  • 修证篇概论

    诸佛世尊尽智、无生智恒常随转,乃至般涅槃”。此关涉到大众部的心识论。大众部主张“补特伽罗有二心俱生”(大二七?四七中),唱言“智等能了为自性,故能了自他。如灯能照为自性,故能照自他”(大二七?四二下)——“心能自知”论。以此思想而言,必然会说佛的“刹那心了一切法,刹那心相应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647483.html
  • 杨惠南著:《金刚经》的诠释与流传(2)

    四方,无不遍照,无有不觉故。谓觉,此从最初一点灵光,不滓物欲,而无论上、中、下三乘,个个皆具此觉心。[134]  而云峰在注解“如来”词时,也说:“盖‘如’者,觉性之源也。故当其源之未发,则如含于...觉”或“觉心”,解释为儒、释、道三教之“道”。云峰〈序〉文说:“盖是语(指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’),实《经》之纲领,而合三教之源流。得其旨趣,则诸经之说,与三教之道,以贯通。”)[136] 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949243.html
  • 白族密宗(2)

    殆有数筵。”碑文尚有“名曰久成,承业俗僧”的铭文。由此可知,李久成家的“俗僧”之职业由高、曾、祖、考历代相因。此种既是阿叱力世家,又是土著巨族,且世袭盐课总甲之职的特点,反映了历史上白族大姓...戒牒、有法名(按清康熙间定制,所有阿叱力必须由县僧司赐法名,而且要受过戒,方取得合法的身分)的阿叱力还有十家,他们是:发达和村杨炳烈,汉登村苏锡明,西中村广济,白腊哨村宗义,金华镇西门李源瑞,上官...

    李东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849742.html
  • 侧闻散记第四集(3)

    它是很多线构成的,你说你放不下衣服,你放不下什么  ?糊涂嘛!学佛就是了解这个道理。比如说,你们认为你们都年轻,你想不想  到,那个老秒钟秒钟向你接近,换句话说,你秒钟秒钟失掉它。你  想不...就对了,心不正不对。都不  出你一心。   问:“”是指什么?   答:当孝则孝,当忠则忠,拿世间法讲,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都是有为法,可是理就  是无为法。有句话,法没有定法。万恶淫为首,论事不论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0550568.html
  • 简述不同时期三教关系的发展及其不同特点

    通源二道》,论证佛与道的一致性。另外南宋时有道士写了《论》,也主要宣扬佛与道的一致,其中论证,佛道都为了求那根本的“”,就是“道”,后来道生、一生二、二生三,才分出了所谓的三教。  讲到佛道...社会教化、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,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,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。 ()、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  三教关系,应以三教皆具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3550799.html